節後東北玉米每噸漲了110元 小麥展開季節性上漲行情
來源:每日糧油
本周,隨著全球最大的經濟體美國和俄羅斯進行會談,並表示,“有可能”與中國達成新的貿易協議,令全球商品市場再次出現波動。
據對芝加哥期貨交易所的數據監測顯示,在上周芝加哥期貨價格創出18個月高點,但全球小麥價格大多下跌。不過俄羅斯小麥近段時間出口步伐放慢,可能會繼續支撐國際小麥價格走高。
在區域性市場方麵,斯裏蘭卡的食品供應形勢依舊嚴峻。日前,該國消費者事務局向米商發出嚴厲警告,強調所有大米都必須按照管製價格公報規定的價格出售。
同樣大米價格走高的還有日本。據日本農林水產省最新數據,5公斤裝大米的平均零售價達到3688日元,同比上漲82%,每公斤價格約合人民幣35元。
為平抑價格,首批15萬噸儲備大米預計於3月下旬投放市場,後續投放量將視日本市場情況而定。此外,日本還計劃在一年內從獲得儲備米的買家處回購等量大米,以避免對市場價格產生長期影響。⠀
而在印度,由於其國內米價出現下跌,印度大米出口商協會正在呼籲放寬碎米出口管製。資料顯示,2022年印度出口了390萬噸碎米,主要出口到中國作為動物飼料,以及出口到塞內加爾和吉布提等非洲國家供人類食用。但隨後因國內大米價格上漲,印度禁止一切碎米的出口。
除了大米外,印度精煉商還在上周取消了約7萬噸油訂單,因為馬來西亞棕櫚油期貨價格走高,但印度國內棕櫚油市場需求低迷,導致印度棕櫚油精煉利潤為負。
當然,市場更為關注的還是中國糧食進口市場。
據來自外部的消息顯示,近段時間巴西海關審計罷工致桑托斯港口清關時間大幅增加。據悉,在正常情況下,貨物清關一般需要三到七天。然而,由於罷工,現在處理時間已猛增至35至40天。
巴西是我國最重要的進口來源國。根據去年進口數據測算,每周我國大約從巴西采購155萬噸。
更多消息還顯示,自去年四季度以來,我國有關方麵收緊了國外糧食進口步伐,導致大豆進口數量同比出現下滑,部分油廠因缺少原料已經出現了停工,這也使得國內價格在近段時間走出新高。
在上周末,有市場傳聞,為滿足市場對豆粕的需求,國儲定向為中儲及中糧等企業定向提供大豆用於壓榨,同時,還將在不同地區分批次拍賣進口陳大豆200萬噸,以緩解市場的供應緊張局勢。
除了大豆類商品走高外,近段時間國內的玉米小麥價格也在同步上漲。
監測數據顯示,當前中糧公主嶺門前散收新季潮三等玉米收購價格已經漲至2050元/噸,較春節前每噸上漲了110元。吉林燃料乙醇潮玉米1980元/噸,較節前上漲90元/噸。
而在小麥市場,由於距離今年新小麥上市還有3個月時間,這也意味著小麥市場有效糧源已經進入底部,價格也開始出現季節性的爬升行情。
從市場監測來看,近段時間中儲糧及地方儲備庫的小麥拍賣異常火爆,成交率普遍超過90%,溢價成交屢見不鮮,並帶動下遊的麵粉、麩皮價格走高。
目前,為調整國內糧食供應結構,減少對進口糧源的依賴,國家有關部門頒布了一係列新的農業調控政策。其中,明確繼續完善玉米大豆生產者補貼、稻穀補貼政策,綜合施策推動糧食等重要農產品價格保持在合理水平,把握好進口的節奏和力度,穩定市場供需,防止穀賤傷農、肉賤傷農。
其他方麵,我國台灣麵粉工業同業公會上周買入10萬噸美國小麥,日本農林水產省招標尋購10萬噸製粉小麥,巴西推出轉基因羅非魚,提高效率和市場競爭力。
以上就是今天的全部內容,感謝收看!
(轉自:每日糧油)
评论列表